“海鮮陸養”新模式開辟水產養殖新路徑
近年來,海林市持續推進農業科技化和產業化發展,采用新“科技”模式,成功養殖南美白對蝦和斑節蝦等水產品,開辟了海林市水產養殖新路徑。
走進海林市鑫翼牧業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,養殖池整齊排列,水循環設備不停地運轉,一只只晶瑩剔透、體態飽滿的南美白對蝦活蹦亂跳,工作人員一邊觀察其生長情況,一邊投放飼料、水質監測等工作,目前長勢好的蝦體能達到10公分一只,即將迎來“海鮮”大豐收。
要成功養殖海產品,模擬蝦類生活的設施必不可少。海林市鑫翼牧業經理肖錚說,企業主要采用“海鮮陸養”模式來養殖南美白對蝦和斑節蝦,通過設定恒定溫度,真實模擬海水環境。因為南美白對蝦對生長環境要求高,十分敏感,所以采取引進了海水模擬系統、水循環處理系統、生態智能系統以及各類監測平臺,對水溫、光照度、溶氧量、酸堿值等參數進行嚴密監測,通過加入不同微量元素及益生菌反復試驗,最終調配成適合南美白對蝦生活的“人造海水”。
“目前養殖池大概3000多噸水,全部采用‘海鮮陸養’的養殖模式,不僅可以豐富海鮮類產品種類,還提升了產量。南美白對蝦周期是4個月,斑節蝦周期是6個月,全年可以循環捕撈,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拓展養殖老虎斑、東星斑等魚類海產品。”海林市鑫翼牧業經理肖錚說。
“海鮮陸養”模式,成為海洋產品內陸化生產的新模式,也為生態農業創新和水產養殖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。目前,南美白對蝦、斑節蝦陸續進入成熟季并即將上市,今年7月投放100萬尾蝦苗,50萬南美白對蝦苗,40萬斑節蝦苗。預計10月中旬將捕撈15000斤南美白對蝦,產值50萬元,全年共投放3批,預計總產值達到150萬元;年底將捕撈10000斤斑節蝦,產值60萬元,全年投放捕撈2次,預計總產值120萬元。